主页 > 关注 > 教育 > 内容

打扫、监考、陪自习随叫随到 家长恐成“编外教师”

2018-05-16 10:03来源:网络整理关注:作者:五元源码铺

打扫、监考、陪自习随叫随到 家长恐成“编外教师”

 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

  下不下班听老师的, 家长恐成“编外教师”

  如今,社会对孩子的教育愈发重视,家校共育理念不断普及,但在一些中小学,从批作业,到课堂值日保洁,再到监督学生考试,在家校共育、家校合作过程中,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,家长正在成为一支随叫随到的“编外教师”队伍。

  1

  从打扫卫生到监考、陪自习,

  家长随叫随到

  “孩子初二了,晚自习三节课,前两节正常上,最后一节老师在办公室或者回家,家长轮流值班看学生。这样合适吗?”

  “我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,现在每次值日,学校要求家长必须陪同,而且明确说最好不要让老人来。这样好吗?”

  “孩子今年上六年级,每天老师都发信息给家长安排任务,有时出差几天,今天新闻,没给孩子签字还被老师点名批评。各位也碰到过这种事吗?”

  在“家长帮”等家长聚集的论坛上,类似问题一抛出来,就引起热烈讨论。从中不难发现,要求家长批改作业、去学校帮孩子值日,替孩子到学校布置教室、打扫卫生,甚至是监考、代班早晚自习等现象广泛存在。

  上不上班听老板的,下不下班听老师的。南京一位家长周女士吐槽说:“有次我出差忘了要去学校值日,老师在群里点名批评我。可是我的孩子明明打扫了教室,让孩子自己劳动又有什么问题?”

  南京一名国企中层干部王先生向半月谈记者吐槽:2016年孩子在南京某中学上高三的时候,学校要求家长轮流替老师监考。高三年级早自习和晚自习也需要家长轮流到岗。早自习期间,家长在教室帮收作业;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晚自习时间,家长需要坐两个小时班。有的家庭父母没空,只得由爷爷奶奶上阵。

  “当时99%的家长都听从了学校的指挥,直到后来有家长向媒体投诉,这个规定才被取消。”王先生说,家长们很无奈,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,让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。对这种在中小学已普遍存在的现象,我们不能改变,只能去适应。

  2

  “编外教师”,是耶?非耶?

  针对学校教师摆脱部分工作责任,而家长被学校召来“干活”,承担大量原本与自己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,有家长戏称自己为“编外教师”。

  对于“编外教师”这个身份,家长和老师究竟如何看待?

  有些家长认为,活动中积极活跃、愿意为班级付出的家长,确实能提升孩子在班级中的“地位”。

  特别是在班级活动中,热心家长们能帮助布置教室,帮老师购买活动物品,替老师迎来送往,出于对家长的感激和回馈,孩子能得到班主任老师更多的关注。

  但也有些家长对此颇有微词。谁都有本职工作,有时很难兼顾。像打扫卫生这样的小事,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,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。

  “在心理上,不太能接受;在行动上,绝对都会支持。我敢说,大多数家长都是这种心态。”王先生说,因为孩子的事总归是自己的事,所以不敢拒绝老师。

  无锡某公办小学班主任沈老师则从教师的角度持另一种观点。她认为,这并不能全怪老师“偷懒”“失职”,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下的教育环境、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造成的。现在的教育现状几乎只给了老师教课的权利,而剥夺了老师管学生的权利。

  比如,对于学生不好好写作业这事,不少老师束手无策。

  “在我带的班里,学生的听写作业交上来,我圈出错误的地方,让他们下次交作业时要先改正错误,结果没有一次是学生主动改正的。人都有惰性,何况是尚无自制力的孩子。但现在的教育环境,老师们除了说教,就只能让家长参与教学,好好管教孩子。”沈老师说。

  3

  如何把握责任边界

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伍肖认为,家校关系在现行教育体制之下,合作意愿强烈但途径单一,家校存在冲突隐忧。

  从理论上来说,“家校共育”对于孩子成人成才十分关键,学校教育与管理需要家长配合。但是,教师因职业优势,在家校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。有关专家表示,这种不对等有可能导致当教师将一部分应尽职责转嫁给家长时,家长无法拒绝,也必然会滋生学校的责任转嫁、不作为等乱象。

  如何确保家校之间正常合作不变形、不变味?

版权声明:除注明外均收集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!

热门排行
推荐文章